升降机(电梯)限速器是极其关键的安全装置,其作用是在电梯或自由坠落时触发安全钳动作,将轿厢制停在导轨上。校验是确保限速器在需要时能可靠动作的关键环节,必须由具备资质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或电梯制造/维保单位的人员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如GB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及TSGT7001《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进行。
校验的主要步骤和方法如下:
1.准备工作与安全措施:
*将电梯置于检修状态或顶层,确保轿厢内无人,断开主电源(保留照明和校验所需电源)。
*在底坑和轿顶设置防护,防止意外移动。
*准备校验工具:转速表(接触式或非接触式激光转速表)、测速轮、计时器、万用表、记号笔、常用工具等。
2.外观与机械检查:
*整体状态:检查限速器本体、张紧装置、轮槽是否有严重锈蚀、变形、油污过多、裂纹等缺陷。
*轮槽与钢丝绳:检查限速器轮和张紧轮的轮槽磨损情况(不应有影响绳槽形状的过度磨损),检查限速器钢丝绳的磨损、断丝、锈蚀、润滑及张紧状态(应适度张紧,无扭曲打结)。
*铅封与标识:检查限速器调节部位的铅封是否完好,核对限速器铭牌上的动作速度是否与电梯额定速度匹配。
3.机械动作灵活性检查:
*手动盘车或缓慢点动驱动主机,使限速器钢丝绳低速运行。
*离心机构:尝试手动触动限速器的离心甩块或甩球(根据结构),检查其转动是否灵活、无卡阻,复位弹簧功能正常。
*棘爪/卡钳机构:模拟离心机构动作,观察其是否能顺畅地带动棘爪或卡钳动作,可靠地卡住限速器轮或触发联动机构,无迟滞或卡死现象。
4.电气安全开关验证:
*人为动作限速器(通过手动触发离心机构或联动机构),观察并测量其电气开关(开关和/或张紧装置开关)是否能可靠、及时地断开。
*用万用表验证开关动作后确实切断了安全回路,使电梯无法正常运行。
5.动作速度校验(步骤):
*测速点标记:在限速器轮(或测速轮)和限速器钢丝绳上做清晰同步标记。
*驱动方式:通常有两种方法驱动限速器达到动作速度:
*轿厢带动法:在轿厢顶操作检修运行,使轿厢下行(常用),或利用设备驱动限速器钢丝绳。
*直接驱动法:使用可调速电机(如手电钻)通过适配器直接驱动限速器轮轴(需谨慎,避免损坏)。
*加速与测量:缓慢增加驱动速度,同时持续、稳定地用转速表测量限速器轮(或测速轮)的转速(单位:转/分钟-RPM)。
*动作判定:密切观察限速器离心机构。当离心机构动作(甩块/甩球甩开并触发棘爪/卡钳)的瞬间,立即记录下转速表读数。
*计算动作线速度:根据测得的转速`n`(RPM)和限速器轮(或测速轮)的节圆直径`D`(米),计算限速器钢丝绳的动作线速度`V`(米/秒):
`V=(π*D*n)/60`
*速度要求:校验测得的动作速度`V`必须满足:
*对于额定速度`V_rated`≤1.0m/s的电梯,`V`≥115%`V_rated`,且`V`≤规定上限值(通常按标准计算)。
*对于额定速度`V_rated`>1.0m/s的电梯,`V`≥115%`V_rated`。
*动作速度必须小于安全钳允许的动作速度。
*重复性:通常需进行多次(至少2-3次)校验,取平均值,并观察动作速度的重复性是否良好。每次动作后需手动复位限速器。
6.校验后工作:
*如果动作速度不符合要求,必须由人员进行调整,调整后重新校验直至合格。调整后需重新施加铅封。
*恢复所有接线和防护装置。
*进行几次正常运行测试,确认电梯功能正常。
*出具校验报告:详细记录校验过程、使用仪器、实测动作速度、判定结果、调整情况(如有)、铅封状态等,由校验人员签字确认。
重要提示:
*周期:限速器校验通常每两年进行一次(具体遵循当地法规和维保合同)。新安装、重大维修后或限速器动作后,也必须进行校验。
*资质:操作涉及电梯安全,必须由具备知识和资质的人员执行。
*安全:整个校验过程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人员伤害和设备损坏。
*合格标准:动作速度在规定范围内且机械电气动作可靠是合格的关键。
定期且规范的限速器校验,是保障电梯运行安全、防止轿厢坠落事故的一道坚固防线,不容丝毫马虎。
好的,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直臂机)限速器校验是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以下是详细的校验步骤和要求(250-500字):
#直臂机限速器校验规程
目的:验证直臂机下降速度限制装置(限速器)在设定工况下的功能有效性,确保其能在失控下降时可靠触发并限制下降速度在安全范围内,保护人员和设备安全。
1.校验前提条件
*设备状态:设备应处于良好维护状态,各液压、电气系统功能正常,无影响下降性能的故障或泄漏。臂架结构无损伤。
*环境条件:选择平整坚实的地面,风速符合制造商规定(通常≤12.5m/s),无雨雪等恶劣天气。
*载荷:必须进行空载校验(工作平台内无人无物)。根据制造商规定或标准要求,可能还需进行额定载荷校验(将额定载荷均匀放置在工作平台中央)。
*臂架位置:将臂架伸展至作业高度或制造商的不利校验位置(通常是远、液压管路、潜在阻力姿态)。
*操作人员:由经过培训并持有相应资格的操作人员执行,配备观察员。所有人员佩戴安全带,校验区域设置警戒线。
*工具准备:秒表(精度0.1秒)、卷尺/激光测距仪、校验记录表、安全警示标志。
2.校验方法(:空载下降测试)
*初始位置:将工作平台升至校验所需的高度。
*速度测量点:确定一个显著的、易于测量的下降距离段(例如,平台下降3米或5米)。标记起点和终点位置。
*正常下降速度测试:
*操作员在平台控制台(或地面控制台,如适用)按下正常下降按钮。
*当平台通过起点标记时,启动秒表。
*当平台通过终点标记时,停止秒表。
*记录下降距离和所用时间,计算平均下降速度(速度=距离/时间)。重复2-3次取平均值。此速度应接近制造商标称的正常下降速度。
*模拟失控/限速触发测试:
*关键步骤:将平台再次升至起点标记高度。操作员在平台控制台按下正常下降按钮使平台开始下降。
*模拟失控:在平台开始下降后立即(通常在下降启动1秒内),释放下降按钮(模拟控制信号失效),同时迅速按下并保持紧急停止按钮(E-Stop)。注意:此操作旨在模拟失控并强制触发限速器响应,必须严格按照规程操作。
*测量触发后速度:在释放下降按钮并按下急停后,限速器应迅速介入。观察并测量平台从限速器开始作用点(通常是按下急停后平台开始显著减速的时刻)到完全停止或稳定在极低速度时所下降的距离和时间(或仅测量通过预定终点标记的时间)。
*计算限速器触发后的平均下降速度。重复测试2-3次。
3.判定标准
*限速器触发后的平均下降速度必须小于或等于制造商规定的允许下降速度(通常为0.7米/秒,这是行业普遍认可的安全临界速度,具体以设备铭牌或手册为准)。
*限速器触发应及时、可靠,无明显延迟。下降过程应平稳可控,无剧烈冲击或抖动。
*平台终应能有效停止或稳定在极低的安全蠕动速度。
4.安全注意事项
*全程系安全带:操作员在平台上必须全程系挂安全带于锚点。
*警戒区域:校验区域下方及周围设置明显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通讯畅通:操作员与地面观察员保持可靠通讯(对讲机)。
*熟悉操作:操作员必须非常熟悉设备紧急操作程序。
*遵循手册:严格遵循设备制造商提供的具体校验程序和安全警告。
5.校验频率
*按国家法规(如中国TSGQ7015《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及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制造商要求和设备使用单位的维护规程执行。通常至少每年一次(作为年检项目),在新设备投入使用前、限速器维修后、发生事件后也必须校验。
6.记录与报告
*详细记录校验日期、设备编号、操作员、环境条件、测试高度、载荷状态、每次测试的下降距离/时间/速度(正常下降及限速触发后)、判定结果、校验人员签名。
*如校验不合格,设备立即停用,并报告维修部门进行故障诊断和修复,修复后需重新校验合格方可使用。
总结:直臂机限速器校验的在于模拟失控工况,验证其在高度(空载及可能额定载荷)下触发后,能否将下降速度有效限制在≤0.7米/秒的安全范围内。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准确测量速度、清晰判定结果并完整记录是保障校验有效性和作业安全的关键。
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直臂车)的运行速度控制是一个涉及机械、液压、电气和智能系统的综合过程,旨在确保作业平稳、和安全。其主要控制方式和原理如下:
1.动力源与驱动系统控制:
*发动机/电机调速:对于发动机驱动的直臂车,通过电子油门或机械油门控制系统调节发动机转速,直接影响液压泵的输出流量,从而控制所有液压执行机构(行走、臂架伸缩、变幅、旋转)的速度。电动直臂车则通过调节驱动电机的输入电压/电流或采用变频控制来改变电机转速。
*液压泵排量控制(变量泵):现代直臂车普遍采用变量柱塞泵。通过调节泵的斜盘角度(排量),可以在发动机/电机转速恒定的情况下,无级调节输出到液压系统的流量。操作手柄的信号输入给控制器,控制器计算出所需流量并发出指令给泵的比例阀,改变其排量。这是实现精细、平稳速度控制的技术。
2.液压执行机构控制:
*比例换向阀:操作者通过手柄(多为比例摇杆或指拨开关)发出连续的、非开关式的电信号。控制器接收信号后,输出相应的电流给控制各动作(行走、伸缩、变幅、旋转)的电液比例换向阀。该电流大小决定了阀芯的开度大小,从而连续调节进入油缸或马达的液压油流量,实现执行机构速度的无级、线性控制。手柄推得越多,信号越强,阀开度越大,速度越快。
*流量控制阀/节流阀:在某些回路中,可能设置流量控制阀或可调节流阀,作为辅助或安全措施,限制特定动作的速度。
3.电子控制系统(大脑):
*中央控制器(PLC/MCU):这是速度控制的“大脑”。它:
*接收来自所有操作手柄、传感器(角度、压力、位置、载荷等)的输入信号。
*处理操作者的速度指令。
*根据预设的安全逻辑和性能参数(如负载、臂架角度、高度、平台姿态、地面坡度)进行复杂计算。
*输出的控制信号给发动机/电机调速器、液压泵比例阀、各动作比例阀等执行元件。
*实现速度的自动匹配与限制(例如,臂架抬升越高或伸出越长,系统会自动限制行走和旋转速度;平台不水平时限制动作速度;接近极限位置时自动减速)。
4.操作界面(人机交互):
*比例控制手柄:操作者通过轻推或按压手柄的幅度来控制期望的速度大小和方向。这是直观、的速度输入方式。
*点动/微动模式:通常通过按钮。在此模式下,即使手柄推到,系统也只以极低的速度运行,用于或接近敏感区域。
*预设速度档位:部分机型可能提供高/低速档选择,通过开关切换,控制器据此设定速度上限。
5.安全联锁与自动限速:
*载荷/倾角/高度/角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工作状态。控制器根据这些数据动态调整并限制各动作的允许速度,确保稳定性(如防止侧翻)。
*软启动/软停止:控制系统在动作开始和结束时,会平滑地加减速,避免冲击。
*极限位置减速:当臂架接近完全收回、完全伸出、仰角或俯角时,系统自动大幅减速,防止硬碰撞。
*平台调平联动:旋转或行走时,若平台需要自动调平,相关动作速度会被协调控制或限制。
总结:
直臂车的速度控制是一个高度集成的过程。操作者通过比例手柄输入速度意愿,电子控制器作为,综合考量安全参数、设备状态和操作指令,通过调节发动机/电机转速、液压泵排量以及各动作比例阀的开度,实现平稳、无级、响应灵敏且受多重安全逻辑约束的速度控制。其在于电液比例控制技术与智能化的电子管理系统的紧密结合,确保在作业的同时,程度地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