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直臂机(如高空作业平台、臂式起重机)的召唤按钮布置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操作效率、响应速度和安全性。其布置需遵循人体工程学、安全规范和操作逻辑,原则是“易达、可见、防误、安全”。以下是关键布置要点:
1.位置:主操作台/控制站
*焦点区域:召唤按钮(通常是“平台上升/下降”或“吊臂伸出/收回”)应位于操作员在标准操作姿势下(站立或坐姿)自然视域和手臂舒适活动范围的中心区域。通常位于操作台面板的中部或略偏操作员惯用手(多为右侧)一侧,高度约在操作员肘部至肩部高度之间(约900mm-1400mm)。
*逻辑分组:召唤按钮应与其他主要运动控制按钮(如旋转、伸缩、变幅)逻辑分组,但通过颜色、形状、位置或标识进行清晰区分。避免混杂在辅助功能按钮中。通常放置在运动控制按钮组的显眼位置。
2.次级位置:平台/吊钩处控制站(如配备)
*对于需要在平台或吊钩处进行微调或紧急召唤的设备,应设置简化版控制面板。
*召唤按钮位置:在此面板上,召唤按钮(如“平台上升/下降”或“吊钩升/降”)应同样位于易触及和观察的位置,通常是面板顶部或中心。按钮尺寸应稍大,便于戴手套操作。
*防误触设计:必须配备可靠的防误触装置,如:
*死杆/死手开关:操作时必须持续按住。
*钥匙开关/选择器:需要先选择“平台控制”模式才能召唤按钮。
*防护罩:为关键按钮加装可翻开的透明防护罩。
3.紧急停止按钮的独立性与优先级
*优先:紧急停止按钮(E-Stop)能与召唤按钮放置在同一逻辑组内或紧邻位置,必须有显著的物理隔离(空间间隔、不同高度区、不同颜色/形状如蘑菇头红色)。
*无处不在:E-Stop应布置在所有主要操作位置(主操作台、平台控制站、地面遥控站),确保操作员在任何位置都能在紧急情况下瞬间拍下。其位置通常在操作员视野边缘但手臂极易扫到的区域(如操作台外侧边缘、平台护栏内侧显眼处)。
*触感区分:使用大型、红色、蘑菇头按钮,与召唤按钮的触感和外观形成强烈反差。
4.人机工程学与可视性
*清晰标识:所有按钮必须有性、高对比度、符合标准的图形符号或文字标识(如向上/向下箭头),即使在光线不佳或戴护目镜的情况下也清晰可辨。使用背光或指示灯增强夜间或昏暗环境下的可视性。
*触感反馈:按钮应有明确的行程和触感反馈(如“咔哒”声或震动),让操作员确认指令已发出。
*间距与尺寸:按钮之间应有足够间距(通常不小于15-20mm),防止误按。召唤按钮尺寸应足够大(直径通常不小于20-25mm),便于戴手套的指尖准确操作。
*操作力:按钮操作力需适中,既要防止无意触碰触发,又要避免操作费力。
5.环境适应性与防护
*防护等级:按钮及面板需满足设备工作环境的防护等级(如IP54或更高),防尘、防水、防油污、耐候。
*抗冲击与振动:设计需考虑设备运行时的振动和可能的轻击,确保按钮可靠工作。
*材质:使用耐用、抗化学腐蚀、耐磨损的材料。
总结:
直臂机召唤按钮的布置是一个系统工程。主操作台是,需位于操作员操作区,并与其他运动控制逻辑分组但清晰区分。平台/吊钩处的召唤按钮必须配备强力的防误触装置。紧急停止按钮必须独立、显著、易达且遍布所有控制点。整个设计需严格遵循人机工程学原则,确保标识清晰、触感良好、尺寸间距合理、防护到位,终实现、准确、安全的召唤操作。任何布置方案都必须符合相关的国家或国际安全标准(如GB/T15706,ISO13850,ANSI/ASMEB30系列等)。
好的,升降机(通常指施工升降机、载货电梯等)的安装是一项性、技术性和安全性要求极高的工作,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和人员实施。以下是安装升降机所需的主要资质和要求:
1.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许可证(必备):
*法规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及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如《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升降机(施工升降机属于起重机械类别;载货电梯、客货电梯属于电梯类别)属于特种设备范畴,其安装活动必须由取得市场监管总局(或其授权的省级市场监管部门)颁发的相应类别和级别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许可证》的单位进行。
*类别与级别:许可证需明确涵盖:
*设备类别:“起重机械”(针对施工升降机、简易升降机等)或“电梯”(针对载货电梯、客货电梯等)。
*许可子项目:明确包含“安装”(以及可能包含的修理、改造)。
*级别:根据设备的参数(如额定起重量、速度、提升高度等)和复杂程度,许可证有不同的级别(如、B级)。安装单位持有的许可证级别必须覆盖所安装升降机的技术参数要求。
*重要性:这是进行升降机安装活动的、关键的法定资质,无此证从事安装属行为。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安装单位必须是依法注册的企业法人。
*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必须明确包含“起重机械安装/维修”、“电梯安装/维修”、“机电设备安装”或类似与升降机安装直接相关的项目。
3.建筑业企业资质(可能涉及):
*机电工程或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承包资质:如果升降机安装是作为整个建筑工程的一部分(尤其是在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工地),总包单位或分包单位可能需要具备相应的建筑业企业资质,以满足工程招和建设主管部门的管理要求。
*安全生产许可证:承接建筑工程的安装单位,必须持有省级以上住建主管部门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证明其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能力。
4.人员资质与配备:
*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需具备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熟悉升降机安装技术、安全规范和标准,并持有相关资格证书(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证)。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安装人员:直接从事升降机安装、调试作业的人员,必须持有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相应作业项目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例如:起重机械安装(Q1)、电梯安装(T1))。证书需在有效期内。
*起重指挥和司索工:涉及吊装作业时,指挥人员和司索人员也需持有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Q1项目中的指挥和司索)。
*专职安全员:施工现场必须配备持有《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C证)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焊工:如果安装过程中涉及焊接作业,焊工需持有有效的《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证》。
*电工:负责电气安装的人员需持有《电工》(特种作业)。
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推荐/要求):
*许多大型项目或业主会要求安装单位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以确保安装过程的质量控制和可追溯性。部分地区的许可要求也可能将其作为条件之一。
6.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安装单位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并有效实施。现场安全管理必须到位。
7.安装告知与监督检验:
*安装告知:安装前,安装单位必须向设备使用所在地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进行书面告知。
*监督检验:安装过程中及完成后,必须由经核准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如省特检院、市特检所)进行安装监督检验。检验合格并取得《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报告》是设备投入使用的前提。
总结与关键点:
*资质是《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许可证》,这是合法安装的“入场券”。
*匹配性至关重要:许可证的类别(起重机械/电梯)、子项目(安装)、级别必须与所安装升降机的类型和参数完全匹配。
*人员持证上岗:所有关键岗位人员(安装工、指挥、焊工、电工、安全员、技术负责人)必须持有有效的法定资格证书。
*流程合规:安装前必须履行告知义务,安装过程必须接受并终通过监督检验。
*综合能力:除了法定资质,企业自身的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技术能力和经验积累也是保障安装安全和质量的关键。
无资质或超范围安装升降机是严重的行为,不仅面临行政处罚,更会带来巨大的安全风险,可能导致设备事故和人员伤亡。选择安装单位时,务必严格核查其所有相关的原件或经核实的复印件,并确认其有效性及覆盖范围。
升降机(电梯)安全钳是电梯的安全装置之一,其作用是在电梯失控下行(或数情况下上行)时,通过机械方式将轿厢或对重强行制停在导轨上,防止发生坠梯事故。其动作原理主要依赖于限速器-安全钳联动系统,可分为触发和制动两个关键阶段:
1.触发阶段(联动与提拉):
*当电梯运行速度异常增大,超过额定速度的某个设定值(通常为额定速度的115%以上)时,与轿厢(或对重)机械联动的限速器会被离心力或甩块等机械装置触发。
*限速器触发后,会卡住或夹紧其轮槽内的限速器钢丝绳,阻止其继续随轿厢运动。
*由于轿厢仍在下降(或上升),被卡住的限速器钢丝绳与运动的轿厢之间产生相对位移。钢丝绳通过一套提拉机构(包括绳头拉杆、杠杆系统等)向上(或向下)拉动安装在轿厢架(或对重架)上的安全钳传动机构。
2.制动阶段(楔块夹紧与摩擦制动):
*提拉机构的拉力传递到安全钳本体内的楔块(或滚柱、偏心轮等制动元件)。
*楔块在提拉力的作用下,沿着设计好的斜面轨道(钳座)向上或向内运动,被强行楔入安全钳体与电梯导轨之间的狭窄间隙。
*楔块与导轨侧面发生强力摩擦。巨大的摩擦力瞬间产生,并随着楔入深度的增加而急剧增大。
*渐进式安全钳(常见):其楔块设计有特殊的轮廓(如凹槽或弹簧缓冲结构)。在初始楔入产生制动力后,钳体允许楔块在持续提拉力和摩擦力作用下进一步、但受控地楔入更深。这使得制动力逐渐平稳增加,终将轿厢均匀、相对舒适地制动停止,避免了过大的冲击(即“软着陆”)。
*瞬时式安全钳(用于低速电梯或对重):其楔块设计使制动力瞬间达到值,轿厢被极快地刹停(即“急刹”),冲击较大。
*制动力通过楔块、钳体终传递到轿厢架(或对重架)上,使整个轿厢(或对重)停止运动。
总结关键点:
*驱动:限速器检测并夹住钢丝绳。
*动作传递:轿厢运动与夹住的钢丝绳产生相对位移,通过提拉机构拉动安全钳传动杆。
*机械制动:提拉力驱动安全钳内的楔块楔入导轨间隙,产生巨大摩擦力。
*制停方式:渐进式(平稳增加制动力)或瞬时式(瞬间制动力)。
*终效果:将轿厢或对重可靠地制停在导轨上,保障乘客和设备安全。
安全钳动作是纯机械过程,不依赖电力或控制系统,因此即使在断电、控制系统完全失效或曳引绳断裂等情况下,只要速度超过设定值,它都能可靠动作,是电梯后也是的安全防线。